核心提示:教育部辦公廳日前印發的《普通學校特殊教育資源教室建設指南》提出,招收5人以上數量殘疾學生的普通學校,一般應設立資源教室。不足5人的,由所在區域教育行政部門統籌規劃資源教室的布局,輻射片區所有隨班就讀學...
教育部辦公廳日前印發的《普通學校特殊教育資源教室建設指南》提出,招收5人以上數量殘疾學生的普通學校,一般應設立資源教室。不足5人的,由所在區域教育行政部門統籌規劃資源教室的布局,輻射片區所有隨班就讀學生,實現共享發展。
教育部指出,資源教室是為隨班就讀的殘疾學生及其他有特殊需要的學生、教師和家長,提供特殊教育專業服務的場所,應設置學習訓練、資源評估和辦公接待等基本區域。具備開展特殊教育咨詢、測查、評估、建檔等活動;進行學科知識輔導;進行生活輔導和社會適應性訓練;進行基本的康復訓練;提供支持性教育環境和條件;開展普通教師、學生家長和有關社區工作人員的培訓等功能。
資源教室應有固定的專用場所,一般選擇教學樓一層,位置相對安靜、進出方便。其面積應不小于60平方米,若由多個房間組成,應安排在一起。原則上,學生在校期間每天均應面向本;蚱瑓^內隨班就讀殘疾學生開放。
特殊教育資源教室是推進殘疾兒童少年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工作的關鍵支撐。我國特殊教育資源教室工作基礎薄弱,存在數量嚴重不足、設備配備較差、資源教師缺乏和資源教室作用發揮不足等突出問題亟待解決。